良法善治,乡村主战。以乡村为单位,精准划分网格,充实服务力量,构建起良法善治的“四梁八柱”。以“网格”为抓手,通过科学布局、精准服务、多元协同,用系统思维把资源整合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把责任落实下去,形成“一引其纲,万目皆张”的治理新格局,形成“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工作机制。
网格“微”治,让民生服务更贴心。无微不至的关心、无处不在的关注,能让群众感到公共服务的贴心程度和基层党建的惠民温度。精准构建服务网格,明确责任、细化分工,让群众诉求更聚焦、公共服务更精准、解忧纾困更高效。特别是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能够及时掌握情况、帮助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网格“微”治带来的贴心服务,在不断提升基层网格员公共服务能力水平的同时,也持续凸显着乡村治理的惠民内核。
网格“智”治,让风险化解更聪明。网格为基,数字赋能,充分释放网格“智”治的理想效果。党员下沉走访、网格群及时呼应,从人居环境整治、纠纷调解到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网格内的大事小情,网格员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妥善解决和处理。如此,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解决矛盾问题,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不仅让风险化解、矛盾调解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加快着乡村治理数字化改革的进程。
网格“常”治,让农民群众更满意。乡村治理,群众满意是根本,群众笑脸是答案。始终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思路、举措、机制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逐渐走出一条“党建+网格”“服务+改革”的良法善治新路径。网格员走街串巷解忧纾困成常态,不断用真心换真情、用辛苦换幸福,推动乡村大地形成众筹和谐、共建美好的社会新风尚。
“党建+网格”,解锁良法善治密码;“服务+改革”,扮靓乡村幸福生活。服务更精准、解题更精细、治理更有效,网格员变成乡村“好管家”、群众“贴心人”,引领良法善治破题开局,不断汇聚幸福生活新期待。(邓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