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在乡村沃土“拔节生长”-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15 18:11: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让人才在乡村沃土“拔节生长”

字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土人才是扎根田野的“金种子”,既懂乡土民情,又具实践本领,是激活乡村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传承乡土文化的核心力量。

  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就是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唯有让更多“田埂发明家”“大棚土博士”在乡村沃土拔节生长、大展风采,才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厚植培育沃土,以“精耕细作”的耐心孵化人才。乡土人才成长需精心培育的“土壤”,而培育不能急于求成,当按需施教。要聚焦乡村发展需求,摸清本土种植养殖能手、传统技艺传承人、乡村电商从业者等人才“底数”,定制“菜单式”培育计划。邀请农业专家下乡授课、组织技术骨干外出观摩、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技术送到生产一线,让乡土人才在实践中补短板、提素养。同时尊重成长规律,既鼓励“土方法”传承,也支持“新技能”学习,为潜力人才搭建进阶通道,推动“草根人才”向“专业人才”转变。

  搭建用才舞台,以“人尽其能”的智慧释放活力。“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用活乡土人才,核心是搭建适配舞台,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施展之地。立足乡村产业布局,围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领域,设立“乡土人才工作站”“创业示范基地”,支持其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动技术经验转化为产业项目,带动村民抱团发展。打破身份、学历限制,将优秀乡土人才吸纳至村“两委”班子、产业发展理事会,让他们在乡村治理、政策落实、项目推进中当“领头雁”。精准对接人才专长与乡村需求,让懂技术者指导生产、善经营者带动产业、会传承者延续文脉,进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优化生态环境,以“枝叶关情”的服务拴心留人。留住人才,既要有事业平台,更需提供暖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当以“枝叶关情”的温度解人才后顾之忧。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落实职称评定、项目扶持、资金补贴政策,表彰奖励带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优秀人才,提升其社会荣誉感与职业认同感。关注生活需求,从子女入学到医疗保障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人才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实干的氛围,宣传其事迹,讲好扎根乡村、干事创业的故事,让“土专家”“田秀才”有地位、有尊严,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生态,确保乡土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持续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王茜)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