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PPI-CPI剪刀差”可以了解哪些信息?-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01 18:07:29
来源:新华网

透过“PPI-CPI剪刀差”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字体:

  “PPI与CPI剪刀差已达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PPI与CPI同比剪刀差缩窄,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企业生产投入的成本压力。”

  财经新闻上时常会出现一个表述:“PPI-CPI剪刀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对投资实操有用吗?

  我们知道,PPI和CPI都是反映价格变动的重要指标,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PPI衡量的是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价格变化情况,直接影响上游工业企业利润,侧重于生产端;而CPI衡量的是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直接影响下游消费行业企业的利润,侧重于消费端。

 从T恤产业链 看受价格变化影响的上下游利润分配格局

  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分配格局。以T恤产业链为例,一件简简单单的纯棉T恤,从生产到最终消费,依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分工合作:

  ①农民种植棉花—>②纺纱厂生产棉纱—>③印染厂完成染色、印花等工序—>④服装厂制作成衣—>⑤零售商销售T恤—>⑥消费者购买

  为了简化推导,我们假设某个经济体的PPI和CPI只由这个T恤产业链的价格水平所决定。当上游原材料(如棉花)因供给短缺出现价格上涨时,处于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高的服装厂为了转嫁成本、提高盈利,可能会大幅提高T恤的出厂价格,推动PPI快速上升,在供货稳定的情况下,收入和利润水涨船高。

  然而,当价格上涨的影响传导至下游零售环节时,市场竞争格局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结果:零售商往往面临激烈的同业竞争,为了维持销量,终端售价难以同步上调,CPI可能变化不大,自行承担原材料涨价带来的额外成本,利润空间会被明显压缩。

  最终,上游工业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下游消费行业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在“夹缝中生存”。由此可见,PPI与CPI的相对变动,可能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分配格局产生影响。

  透过“剪刀差”观察上下游企业利润分配格局变化

  为了便于观察PPI与CPI的相对变动,大家通常会计算“PPI-CPI剪刀差”,即PPI与CPI的当月同比增速差,通过观察“剪刀差”是正的还是负的、是走阔还是收窄,进而判断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分配格局变化,如图1所示(黄色部分为剪刀差)。

图1:PPI&CPI当月同比及剪刀差

 数据来源:Wind,2015/3/31-2025/3/31。

  一般来说,当PPI-CPI剪刀差为正时,说明上游价格上涨幅度大于下游,即工业领域的价格涨幅高于消费领域,表明利润更多向上游工业企业分配,下游消费企业盈利受到挤压,存在较大经营压力。相反地,当PPI-CPI剪刀差为负时,上游价格上涨幅度小于下游,表明下游消费企业盈利改善。不仅如此,如果PPI-CPI剪刀差持续“走阔”,一般认为这种利润分化趋势是在强化的,如果剪刀差在“收窄”,则这种趋势是在减弱。

 表1:PPI-CPI剪刀差变化的四种情形

  举个例子,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PPI同比增速快速上升,最高在10月达到13.5%,而CPI受国内消费需求恢复相对较慢等因素影响,同比增速维持在较低水平,“PPI-CPI剪刀差”为正且走阔。此时,石油、有色等上游原材料企业,因产品价格飙升,利润大幅增长,但下游企业却会面临成本压力剧增、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挑战,上下游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差快速扩大,如图2所示。

图2:上下游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与PPI--CPI剪刀差

  数据来源:Wind,2015/3/31-2025/3/31,上下游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取中证上游指数(000961.CSI)和中证下游指数(000963.CSI)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PPI-CPI剪刀差取每个季度末的当月数据。

  在实际应用时,投资者可以留意国家统计局每月10日左右公布的CPI、PPI数据,计算和跟踪PPI-CPI剪刀差的走势变化,同时综合分析其他相关信息,参考评估产业链上下游的利润分配格局。当判断上游或者下游行业利润发生持续的改善或者恶化时,可综合其他相关信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在不同行业间进行增配或减配,适时调整投资组合。

【纠错】 【责任编辑:黄海荣 徐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