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在中美科技巨头披露财报,或者公司高管公开谈话中,经常会提及“CapEx”的话题,比如在过去的资本开支达到多少亿,投入在什么方面,有什么阶段性成果,未来的资本开支会达到多少亿等等。这里的“CapEx”是什么意思?
CapEx:“买大件、长期用”
CapEx,Capital Expenditure,中文是“资本性支出”或者“资本开支”,是指企业用于购买、升级或维护长期资产的支出,这些资产的使用期限通常超过一年,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收益,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或者专利、软件系统等无形资产。简单来说,CapEx是“买大件、长期用”,代表对企业未来的投资。
科技企业的CapEx投资,通常花在数据中心、服务器集群,或者游戏版权或娱乐IP等方面,以此构建或加深技术护城河,驱动业务的长期增长。
OpEx:“日常花销、当下用”
与CapEx相对应的是另一个财务数据——OpEx。OpEx,Operating Expenditure,中文译为收益性支出,是指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收益的支出,比如,员工工资、水电费、租金,或者广告、市场推广费用等。
为什么这里会单独提OpEx?因为CapEx与OpEx在会计处理的方式上有显著差异。 CapEx不会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而是作为长期资产,分年度计入折旧/摊销,可以平滑企业利润波动,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长期资产。但是,OpEx必须在发生的年度内全额列入损益表,影响当期利润。
举个例子,A公司花100万元买了一台新机器,预计使用寿命 10年,这项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CapEx),这100万元不会全部计入今年费用,而是每年折旧100万÷10年=10万;如果A公司花了100万元做广告推广,这笔支出就属于收益性支出(OpEx),这笔费用不会分摊到未来几年,直接影响今年的利润,减少100万。
表:资本性支出(CapEx)与收益性支出(OpEx)
传统互联网公司以其轻资产模式和较低的边际成本著称,但自ChatGPT点燃了人工智能时代以来,科技公司很快意识到增加资本性支出的战略意义,竞相砸出重金、加大投入,资本开支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例如,美股四家科技巨头的季度资本开支由2023年年初不足40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二季度的近1000亿美元(如下图),对AI基础设施的巨额投入正在让科技公司变得越来越“重”。
数据来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究其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害怕错过”(FOMO) 的情绪在科技巨头间蔓延,担心如果不在此时加大投入,就可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掉队,从而失去未来。这使得CapEx 悄然演变成了一种“军备竞赛”,希望通过在AI上的巨额资本投入,未来大规模削减运营开支(尤其是人力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更高回报。
最新CapEx数据,怎么查、怎么分析?
一般来说,大家可以在上市公司财报(在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或者财报电话会议中了解到CapEx数据。在实操层面,CapEx有“三看”:
一看规模与趋势:CapEx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速有多大?与市场预期的差距大不大?通常来说,巨大的、增长的CapEx可能表明上市公司正在积极扩张或转型。
二看投资方向:钱花在哪里了?比如是投入到核心电商的物流和技术基础设施,还是瞄准新方向、集中力量投向云计算和AI?这直接反映了公司的战略优先级。
三看效率与回报:可以结合其他财务指标(如收入增长率、投资回报率ROIC)来判断高昂的CapEx是否带来了相应的业务增长,CapEx的投资效率、投资性价比到底如何。
简而言之,分析CapEx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过程,投资者要综合考量其增速、结构、效率和财务影响,以此判断上市公司的战略意图或者是潜在的产业趋势,更理性、全面地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