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消行业,经销商的选品日常像是在下注。仓库和货架的空间有限,每一次进货决定都意味着押注资金和机会成本。
过去两年,很多经销商都有同样的感慨:新品越来越难推。光靠促销或口味噱头,很难在货架上站稳脚跟。于是,他们在判断时往往抓住三个硬指标:品类是否稳固,品牌是否可信,市场节奏是否可持续。
从这个角度看,米类零食这一品类不仅市场基础扎实,同时兼具广阔的改良空间,因此重新获得了经销商的广泛关注。9月,乐事推出新品“裸鲜贝”,正是踩在这个时点上。它不仅是一次产品创新,也可能是渠道端重估这个品类价值的契机。
米类零食的新机会:稳固品类背后的升级潜力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4,1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1,654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378亿元。由此可见,休闲食品经历增长迅猛的十年之后已进入“慢增长”阶段。
有分析师认为,行业增长动力已经从量转向质: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口味创新,他们开始关注产品配料和食用体验,这也促使一些守旧型产品逐渐被淘汰。
在这种背景下,米类零食作为一个拥有长期消费基础但仍有升级潜力的品类,重新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对米类零食而言,作为中国人饮食文化里的“熟悉基底”,货架韧性始终存在,但过去创新不足、增长放缓亦是事实。正因如此,“在熟悉中焕新”的窗口正在打开。
一端,是消费者对“清洁标签”的偏好显性化。数据显示,仅有1.9%的中国消费者从来不看产品配料表,大部分人会关注盐、糖、脂含量;
另一端,是渠道结构的变化——便利店、量贩零食与即时零售抬升了碎片化、小包装的消费频次。
当“品类韧性”与“升级需求”在同一时点相遇,米类零食的机会,开始从“低价随手”转向“好吃且可读”的价值锚点。
从“裸米饼”到“裸鲜贝”:可信品牌的延续与创新
乐事“裸鲜贝”的推出,正是回应了行业、消费者和渠道端的多方需求变化,为米类零食赛道提供了新的价值框架。
1. 给出“吃得安心”的理由
在零食这件事上,消费者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感”——不知道吃进去的到底是什么。乐事早前的“裸米饼”,正是靠着“干净配料、标签透明”打消了这种顾虑,让米类零食进一步与“清洁标签”建立了联系。
今年延伸出的牛乳味裸米饼(甜口味),以及全新推出的“裸鲜贝”(咸口味),进一步把这种“吃得安心”的理由说清楚:选用东北大米为原料,以玉米发酵粉、香菇粉、烤海苔粉等自然食材替代味精,既保留了米香的自然风味,又减少了消费者的担忧。
这种细节上的用心,其实就是安心感的来源。消费者不必费力去读长长的配料表,也不必在“好吃”和“过度堆叠的调味”之间反复权衡。打开一包裸鲜贝,意味着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2. 从痛点切入:口感舒适度是复购的隐形开关
新经销调研获悉,传统米饼和仙贝的体验仍有短板。在河南的一次访谈中,一位经销商提到,消费者吃几片后容易感到口干,甚至有少数人觉得“上火”。这样的细节看似不起眼,却直接影响复购意愿——初口感的香脆很容易吸引一次尝试,但是否能形成长期购买习惯,还得看“吃完之后口里感觉如何”。
裸鲜贝将“好吃不口干”写在包装上,不只是自信,更是站在消费者角度用心打造产品的真实映射。精选东北大米作为原料,保留自然米香本味。从自然食材玉米发酵粉中提取鲜味代替味精,带来更多风味体验。
通过将这一自然增鲜原料与香菇粉和烤海苔粉进行配比,裸鲜贝达到了层次丰富、饱满自然的鲜味,让每一口吃起来都香脆润口,不燥不腻。这种对舒适口感的坚持,正是乐事美食研究所深耕细节的体现——也恰恰是打动消费者、驱动复购的关键。
3. 风味与场景:让米类零食走出家庭茶几。
在消费场景上,裸鲜贝也做了精心设计。独立小包装适应现代碎片化的零食需求:办公小憩、校园自习、户外充能……这些“小饥小饿”场景,让米类零食不再局限于家庭茶几。
口味设计上,鲜香原味满足偏好保守口感的消费者,而烤海苔味则迎合年轻群体对复合风味的尝试欲望。通过小包装与双口味组合,裸鲜贝不仅延续了前作的品类价值,也在口感体验和消费场景上实现了升级。
总体来看,裸鲜贝的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高门槛的配料选择、注重复购的舒适口感、覆盖多场景的灵活消费方式。它让米类零食不再只是茶几上的传统小食,而成为兼具好吃和安心的新选择,重新定义了米类零食的价值感。
让渠道也省心:从短期爆款到长期品类
对经销商而言,所有判断最终会落回两个问题:好不好卖?能不能卖得久?前两部分我们分别从“品类是否稳固”“品牌是否可信”给出了答案,而在渠道与动销层面,“裸鲜贝”同时具备启动快与续航稳的潜力。
1. 好不好卖:差异化与大品牌双重背书
裸鲜贝承接了“裸米饼”的清洁标签心智,同时补齐咸口赛道。对消费者来说,差异化的卖点清晰可见:配料干净、不口干的口感体验,真材实料的用料。
正如一位经销商分享:“裸米饼刚上市时,配料干净的卖点就让不少老客户愿意尝试,这一次裸鲜贝,我相信口感和真材实料结合,会更快在终端形成口碑。”
据了解,烤海苔味的裸鲜贝已于上月率先在叮咚买菜平台首发试水,上线10天上海区域即门店断货,取得了平台休闲零食飙升榜首位的好成绩,打出了漂亮的开门红,并带动了原本在售的乐事原味裸米饼登顶薯片膨化种草榜。
对渠道而言,这意味着推介成本更低、动销阻力更小。再加上乐事本身的品牌力,能够帮助经销商快速获得终端货架和陈列资源。
2. 能不能卖得久:体验决定复购
米类零食过去的消费痛点是“容易干、吃多了不舒服”,导致复购乏力。裸鲜贝在这一点上做了突破,“好吃不口干”背后是米香为主的风味路径与更克制的调味方案(不含味精、自然食材提鲜)。从经销商侧的反馈看,这种体验改良更容易转化为二次购买与口碑推荐,才是“卖得久”的关键。
裸鲜贝的包装设计同样是一大亮点。有终端反馈,其独立小袋包装不仅便于随身携带、随手即食,更因表面没有多余粉料,做到了不易脏手、不掉屑,极大提升了食用体验。这些细节上的巧思,既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轻松享受美味的需求,也有效维持了产品在陈列期间的口碑稳定性,为持续动销提供了扎实支撑。
3. 增量价值:场景与品类的双重扩容
裸鲜贝的小包装、双口味设计,能延展到办公、通勤、校园、聚会等多元场景。对经销商而言,这种跨场景覆盖,意味着单品能切入更多渠道类型,带动整体货盘渗透。
同时,它还拓展了乐事体系经销商的品类宽度——从薯片到米类零食,一年之内形成了连续创新的产品矩阵。相比单一SKU,这样的组合更能提高整体谈判力和上架空间。
米类零食的升级大幕已经拉开,继“裸米饼”后的“裸鲜贝”——它用“配料干净”重新定义赛道标准,用“自然米香,好吃不口干”切中复购痛点,还在乐事的矩阵中完成了品类补位,为米类零食争夺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对于消费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吃得明白、吃得舒心的美味零食新选择;对于行业而言,它推动米类零食摆脱“低价随手货”的刻板印象,迈向更高价值感;而对于经销商而言,它意味着一个窗口期:既能借助乐事的品牌背书稳住基本盘,又能通过差异化的产品逻辑抢占先发优势。(文章来源:新经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