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连续4次在这里增资扩产,同兴达电子三期项目接连落地于此,潜行科技将深圳生产基地迁到这里后又追加二期投资……
江西赣州经开区正呈现“二期现象”,三年来,共推动35家企业建设了二期项目,书写企业“接连落地、深深扎根”的故事。
产业交响:从“零起步”到“主引擎”
在赣州市同兴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人切割、贴片清洗等高精密生产设备一刻不停歇。这家显示模组出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龙头企业,14年间在赣州经开区完成了从一期到三期的跨越。
企业以其强大的“链主效应”,为赣州经开区构筑“芯屏端网器”产业发展格局谋得关键一步。上游,赣州市展宏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每月供应超1400万片手机/平板显示器所用偏光片;中游,赣州市宝明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抛光、减薄同兴达的产品;下游终端领域,同兴达产品远销欧美、印度等地。
这样的发展图景在赣州经开区已成常态:孚能科技从金岭科技园的“小作坊”成长为科创板江西“动力电池第一股”,金力永磁产能实现“千吨级”向“万吨级”跃升,澳克泰工具掌握世界一流硬质合金刀具技术……
目前,赣州经开区已聚集电子信息企业超300家、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企业140余家、稀土钨为主的新材料及高端应用企业80余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营商密码:从“深耕”到“生根”
夜幕降临,孚能科技办公楼灯火通明。总裁办主任支译繁正在整理公司发展史料,“仅用10个月就完成从递交申请到正式上市”。回忆起企业上市历程,她对赣州经开区的服务效率印象深刻。因此,孚能科技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依旧落地经开,生产核心产品SPS大软包电池。
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唱主角”,政府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孚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是孤本,赣州经开区选派401名领导干部挂点服务608家企业,走进企业车间、项目现场,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杉达精密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与“链主企业”孚能科技达成合作,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套精密结构件的生产能力。公司负责人笑着说:“这就像给我们装上了加速器。”
驱车前往赣州高铁空港新区,沿途可见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在立德电子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总经理何武宜站在工地高处,指着远处的开发区全景感慨道:“7年前这里只有3个厂房,现在12条产线同时运转,二期新厂明年投产后产能将再翻番。”
赣州经开区对标深圳政务服务工作,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今年上半年,涉税事项网办率达98.99%,“一表同享”平台已录入22万条基础数据,179户企业享受“一窗通办”服务。
创新协奏:从“跟跑”到“领跑”
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赣州经开区“存量带增量”技改扩产企业的代表,单体工厂亩产值达5100万元,是钕铁硼行业名副其实的“亩产英雄”。
赣州经开区通过建立“人才飞地”长效协作机制、搭建湾区人才专家库等举措,探索出引才、育才、用才新路径,这也是众多企业把赣州经开区作为发展二期首选之地的重要原因。
深圳科技专家伍簙侃通过赣州经开区推出的“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项目,与当地企业结缘。在伍簙侃的助力下,当地企业在产业端能耗数据分析、产品机加工优化等场景中取得突破。
企业无需承担专家驻厂成本,只需按需购买技术服务;专家们则利用周末碎片时间创造价值;“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全额报销通勤住宿,安排专职项目管家全程对接需求。2024年,这种模式又吸引了26名周末工程师加入,涵盖电子信息、稀土新材料等领域专家,驿站总规模突破百人,通过院士大讲堂、技术问诊会等累计服务企业超500家次。(记者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