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国·江西|印象抚州:惊梦数百年,今时春色又几许?-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10/14 11:02:04
来源:新华网

文明中国·江西|印象抚州:惊梦数百年,今时春色又几许?

字体: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刘军 王爽)“不到园中,怎知春色如许?”明万历二十八年,中国最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在家乡江西抚州“玉茗堂”开始了“临川四梦”系列之一《牡丹亭》的创作。

  2025年国庆节前夕,记者以“寻梦人”的身份来访抚州。这场始于玉茗堂的瑰丽梦境,如今与遍布城乡的书院弦歌、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交织共鸣,生发出满城生机盎然的全新“春色”。

  绮梦抚州:玉茗堂前又芳菲

抚州戏曲博物馆。新华网记者刘军 摄

  汤显祖笔下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至今仍在抚州的肌理中流淌。记者来到汤显祖故里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玉茗堂遗址经修复后,已成为国际戏剧交流的活态舞台。今年暑期,来自英国斯特拉福德莎士比亚故乡的青年学生与抚州戏曲学员在此同台演绎《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选段,东西方戏剧的对话,让汤翁笔下的“梦”跨越时空,熠熠生辉。

  抚州的非遗体系也在不断丰富。以东乡区为例,当地已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3个、县级30余个,涵盖罗汉灯、车马灯、丝瓜络技艺等门类。作为“中国书法之乡”,东乡现有各级书协会员350余人,近年来举办“王安石奖”全国书法展、“翰墨东乡”全国书法作品展等多项国家级展览,持续擦亮书法文化名片。同时,灯彩文化在民间蓬勃发展,虎圩、黎圩等乡镇保留车马灯、蚌壳灯等特色灯彩,风格多样,韵味悠长。

  抚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李锋介绍,今年9月当地召开“国家级戏曲文化(抚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推进会,以全域视野推动戏曲生态修复,将才子文化、非遗资源整合为可持续的文化血脉。通过连续多年的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实景园林演出《寻梦牡丹亭》等活动,抚州让古典文学从书斋走向街头,从历史照进现实。如今,文昌里街区与乐安流坑村、金溪竹桥村等历史遗存,已联动打造为4A级旅游景区集群,2024年仅竹桥村便接待游客51.43万人次,带动农户增收超300万元。

  书院抚州:古韵新声诵弦歌

  抚州的文脉,深植于一座座历尽沧桑的书院中。金溪县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现存明清古建筑11633栋、传统村落128个。其中,竹桥村以109栋明清建筑和“金溪书”雕版印刷遗产为核心,通过“拯救老屋行动”焕发新生。

抚州金溪雕版技艺。新华网记者王爽 摄

  黎川县也以黎川试院与孔庙为依托,打造出集学宫、试院、孔庙于一体的文化传承高地。黎川试院始建于清嘉庆四年,是江西省唯一具备此特色的古建筑群,虽历经损毁,于2019年完成重建,恢复“至公堂”“明伦堂”等核心建筑,并设立科举文化展区,系统呈现科举制度沿革与地方科举名人。试院还创新打造VR科技体验馆,增强互动体验,2025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及研学团体达3万人次。相邻的孔庙经2017年重修,保留红墙灰瓦传统风格,大成殿内陈列孔子及四配塑像、礼器、乐器等,悬挂九块清代御匾,与五十二根省级保护石柱共同见证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黎川依托试院、孔庙常态化开展“拜师礼”“开笔礼”等传统礼仪活动,并将其纳入全县研学路线,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生活。

抚州市明清古民居。新华网记者刘军 摄

  金溪县委书记熊璐表示,近两年来,金溪通过43支专业修缮队伍、279名传统工匠对千余栋濒危古建实施抢救性修复,并创新推出“古村落金融贷”,以古建筑经营权抵押贷款突破资金瓶颈。来自深圳市的一家公司和当地政府合资成立了运营机构,在修缮古村落的基础上,打造了废旧矿山修复的“地心补丁”生态景观,保护和文旅相融合确保了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抚州市明清古民居。新华网记者刘军 摄

  在陆坊乡旸湾村,青田书院的重生尤为典型。这座始建于元代的书院,如今打造出版本馆、非遗工坊、射箭场等10余处文化空间,年均举办“青田读书会”“心学之旅”等活动百余场。书院与十余所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并开创“轮值山长”制度,吸引青少年参与乡村文化共建。金溪县通过“文明实践+书院文化”融合,让青田书院成为非遗传承、乡风文明建设的平台,仅2024年国风夏令营便吸引来自南京、武汉等地的青少年深度体验。

  文化抚州:遗产生辉润今时

  以文化为介质,抚州将历史遗产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在乐安县流坑村、金溪县竹桥村,当地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模式,对古建实施“修旧如故”的精细化修缮。村民余凯青返乡开办农家乐,年收入超10万元。这种“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机制,让保护与民生共赢。

抚州市明清古民居。新华网记者刘军 摄

  东乡区同样注重传统村落保护与文旅融合,全区拥有6个国家传统村落、3个省级传统村落和237栋挂牌保护传统建筑。当地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和专业团队,探索“政府托管+专业修缮”模式,推动浯溪古村等历史建筑焕发新生。同时,东乡将农村文化活动与旅游产业结合,在邓家花果山景区设立民俗文化体验园,在黎圩镇开展古村落游览与水果采摘,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互促共进。

  数字化手段也为文化遗产插上翅膀。金溪县建立“古村落电子户籍”,为每栋古建筑建立数字化档案;江西省政协调研组近期深入抚州,强调需进一步通过数智技术“让静态资源转化为有温度的精神符号”。同时,抚州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古建筑确权登记、经营权抵押等方式,破解保护资金难题,并依托文物基金、财政配套、产权自筹等多元投入,推进“拯救老屋行动”。

抚州市明清古民居。新华网记者刘军 摄

  2025年上半年,金溪县游客接待量达334.57万人次,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升。从王安石纪念馆的文物修复项目,到广昌驿前古镇的红色资源活化,抚州以文化为引擎,推动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惊梦”数百年,汤显祖笔下对“春色”的咏叹,已成为今日抚州文化自信与产业兴旺的生动注脚。从玉茗堂的戏曲传承,到青田书院的人文之光,再到古村落的活态保护,抚州证明:文明的生命力在于融入时代脉搏。这满城春色,今时更胜往昔,正待世界驻足聆听。

【纠错】 【责任编辑:吕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