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赵海军)金秋九月,妫水鎏金。9月29日,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系统性项目交付模式(SPD)为核心抓手,共同推进延庆智能建造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这场签约不仅标志着延庆在“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现代化发展路径中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更为全国建筑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延庆样板”,奏响了政企协同推动建筑业变革的新篇章。
右:延庆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曾勃 左:广联达高级副总裁刘谦
政企签约联动 共启延庆SPD实践
延庆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曾勃致辞
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与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延庆区始终以科技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延庆区党组成员、副区长曾勃在致辞中明确了此次合作的战略意义:“延庆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牢记‘延庆是属于未来的’重要嘱托,而智能建造的绿色、低碳、高效属性,与延庆生态优先的城市基因高度契合。此次与广联达携手,正是要通过科技赋能培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打造宜居城市、美丽城市的延庆标杆。”
这份底气,源于延庆独特的平台优势。“长城、世园、冬奥”三张金名片,不仅让延庆积累了国际展会运营、遗产保护、生态治理等丰富经验,更搭建起智能建造技术研发、测试与示范的“天然实验室”。此次合作中,双方创新性地将审批流程与工程项目拆解分步、同步推进,从政策与技术双层面打破协作壁垒——这种“最小交叠实现最大组合”的思路,正是SPD模式落地的关键前提。
三维体系赋能 解码SPD模式要义
广联达董事长、总裁袁正刚致辞
“把系统性项目交付模式(SPD)从创新示范推向应用推广的重任交给广联达,是信任,更是期许。”广联达董事长、总裁袁正刚的话语中满含责任与信心。作为建筑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广联达已在西安大厦、广州大厦两个自建项目中完成实践——将“图纸”转化为“模型”,把“建造”升级为“智造”,为SPD模式积累了成熟经验。此次回归首都,广联达将延庆项目定位为“SPD3.0首航地”,计划通过“三个一”工程推动模式落地:构建一套可复制的SPD理论与实践方法,打造一座以新质生产力、新生产关系、新产业生态为特征的示范区,培育一条覆盖建筑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链条。
究竟何为SPD模式?广联达副总裁、数字建筑研究院院长刘刚在主题演讲中给出了清晰解读:“SPD模式以全过程一体化数字孪生平台为底座,以系统性价值交付为导向。通过集成管理、作业模式与智能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全过程系统性最优、高品质交付’三大目标,核心涵盖价值、管理、技术三大体系。”
在价值体系层面,SPD模式打破了传统建筑“重实体、轻价值”的局限——不再追求单一环节的成本最低或节能最优,而是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统筹建筑的功能、性能与经济性。以广州大厦实践为例,通过围绕使用场景匹配空调、新风系统的运行策略,建筑环境舒适度达标率近90%,年均能耗节约10%,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62%,成本在精细化管控基础上再降3.2%,用实际效果印证了“系统性最优”的价值。
技术体系则聚焦智能建造技术的协同应用:从基于国产BIM技术的全专业协同设计,到数字孪生驱动的精益建造,再到人机协同的智能装备作业,SPD模式实现了“虚拟建造”与“实体建造”的数字孪生。例如,在设计阶段,通过BIM模型与成本、施工方案的提前打通,可避免后期返工浪费;在建造阶段,智能塔机、建筑机器人等装备的应用,能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水平;在运维阶段,数字孪生平台可实时监测建筑能耗、设备状态,实现智慧化管理。
而管理体系的创新,更是SPD模式重构建筑业生产关系的关键。广联达副总裁、业务架构部总经理杨玮以延庆数字建筑产业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涵盖办公、公寓、会议培训等多元业态)为例,详解了落地路径:“我们将建筑拆解为240种专业功能、70余种空间单元,为每个功能单元建立‘需求-功能-性能’的映射体系,让设计、造价、施工、运维等各方围绕统一的‘作业对象’协同。同时,通过灵活的合约模式与集成化项目团队,打破传统分段责任框架,推动‘责任本位’向‘项目本位’转变。”
分阶专家护航 筑牢智能建造根基
确保合作高效落地,延庆区还组建了一支“顶配”专家智库——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王铁宏、中国建筑集团首席专家李云贵、清华大学教授马智亮、同济大学教授王广斌等十余位行业权威加盟,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战略咨询与技术指导。
签约现场,副区长曾勃为专家团队颁发聘书,各方围绕SPD模式价值目标、实施难点、技术创新方向展开深入研讨。“SPD模式通过整合行业资源,突破治理、管理与建造模式创新,将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重塑生产关系,为中国建造2035战略提供前瞻性探索。”专家们的共识,为此次合作注入了更强信心。
根据规划,双方将分三阶段推进示范区建设:第一阶段以广联达数字建筑产业基地为试点,打造首批SPD标杆项目,验证模式可行性;第二阶段在延庆中关村科技园等区域实现SPD规模化应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第三阶段构建覆盖延庆全域的智能建造体系,输出“延庆方案”,推动智能建造与低空技术、体育科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本地特色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长城巍峨,因砖石相依;未来城市,因数字互联。”袁正刚的话语,道出了此次合作的深远愿景。随着SPD模式在延庆的落地生根,这座承载着冬奥精神与生态使命的城市,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在长城脚下、妫水河畔描绘智能建造的未来图景。未来,延庆智能建造产业创新示范区将不仅是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地,更将成为政企协同、校地合作的典范,为全国建筑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延庆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贡献“延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