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海生教授、北京壹路同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李凯菠做客新华网直播间,以“秋季话滋补,养肝补肾正当时”为主题,从医学科学与商业消费双重视角,共同探讨秋冬季节科学进补的养生之道,并深入解析传统滋补食材枸杞的现代价值。
刘海生从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角度,阐释了秋冬进补的科学依据。他指出,秋冬对应自然界“收藏”节律,人体需顺应此规律调节阴阳平衡——秋燥易伤阴,需润补肝血;寒冬将至易损阳,需温补肾阳,此时正是养肝补肾的黄金期。同时,刘海生详细列举了肝血、肾阳不足的典型表现:肝血亏虚常伴随月经失调、睡眠不佳、眼睛干涩、腰酸背痛等症状,肾阳不足则易出现腰膝酸软、耳鸣乏力、夜尿增多等问题,这些常见的亚健康信号,都提示需及时通过科学方式调理。
作为药食同源的经典食材,枸杞成为本次直播的核心话题之一。刘海生介绍,枸杞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进一步明确其功效,2020年《中国药典》更将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定为入药标准,其性平味甘,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可适用于疲乏精亏、耳鸣眩晕、腰膝酸痛、内热消渴等情况,尤其契合秋冬滋补需求。从现代药理学来看,枸杞中的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等成分,还能助力抗氧化、提升免疫力,是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滋补佳品。
李凯菠则从市场与消费视角,分析了枸杞成为秋冬滋补首选之一的原因。他表示,现在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食补优于药补”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枸杞凭借三大优势脱颖而出:一是文化认同深厚,千年食用历史与现代的全民认知普及,让其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二是产品形态多元,从传统干果到枸杞原浆、枸杞零食、养生膏方等,覆盖泡水、煲汤、即食等多种场景,适配不同人群需求;三是性价比突出,相比其他,枸杞及相关产品价格亲民,且药食同源属性可实现长期安全养生,覆盖全消费层次。
针对大众关心的“如何选购高品质枸杞”,李凯菠给出四点建议:一看产地,优先选择宁夏等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道地产区产品,其纺锤形外观、尖端发白的特征是优质象征;二观色形,优质枸杞呈暗红色或深红偏褐色,表面有自然褶皱,避免颜色过于鲜亮、均匀的硫熏染色产品;三验手感,干燥松散、不粘手、不结块,且皮薄肉厚、籽少有弹性的枸杞品质更佳;四辨气味口感,天然清甜无刺鼻酸味、硫磺味,嚼后无涩感、无沙粒的为好。他强调,有机认证的枸杞从土壤到生产全程无化肥、农药、重金属残留,是安全滋补的优选。
在食用方式上,刘海生分享了多个枸杞食疗小方:气血亏虚者可搭配红枣饮用;长期用电脑者加菊花泡水,能养肝明目;睡眠不佳者煮粥时放枸杞与龙眼,可滋补心阴;早餐打黑豆浆时加入枸杞,能辅助补肾。对于枸杞原浆这类深加工产品,刘教授认为其不仅便捷易吸收,还能保证有效成分摄入量,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人群。
针对现代人养生误区,两位嘉宾一致认为,健康应成为长期的生活方式。刘海生建议:“将枸杞与红枣、菊花、龙眼等搭配,可灵活调制成食疗方,长期坚持方能见效。”李凯菠补充:“养生不在昂贵,而在安全与持续。选择有机枸杞等高品质食材,让健康习惯自然融入日常。”
直播尾声,刘海生用“秋燥伤阴宜润补,寒冬护阳需温养”总结秋冬滋补核心,建议大众以枸杞为切入点,顺应时节调理身体;李凯菠呼吁:“最好的养生是把它变成轻松的习惯,让枸杞成为餐桌上的‘常驻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