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空军装备的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当前印太地区局势日益复杂,与此同时,特朗普开启新任期,这使得澳大利亚的战略环境遭受冲击。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在维护本国利益以及维系与美国盟友关系之间寻求平衡。
澳美联盟的基石是1951年签署的《澳新美安全条约》(即《太平洋安全条约》)。依据该条约,美国承诺,在太平洋地区遭受武装攻击时,将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应对。然而,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这一基石开始出现动摇,澳美军事联盟关系面临“断裂”风险。究其关键原因,是特朗普对澳大利亚现状的漠视,以及对“联盟”概念提出更具体、量化的要求。比如,他要求澳大利亚将防务开支增加30%,加速支付“奥库斯”核潜艇项目费用,并加快批准美军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建设基地。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澳大利亚已承诺在“奥库斯”框架下为核潜艇项目投入高达3680亿澳元(约合2350亿美元),但理论上要到2040年才能接收首艘核潜艇。前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克里斯托弗·派恩表示,该项目将使澳大利亚面临财务透支,每年需承担GDP占比0.7%的额外债务。澳大利亚战略界普遍担忧,该国已陷入“沉没成本陷阱”,投入越多,越难以摆脱与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度捆绑,最终可能在一场“豪赌”中丧失主动权。
澳大利亚媒体评论称,“美国总统只关心美国为保护澳大利亚所花费的金钱是否物有所值”。特朗普推行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给澳大利亚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今年3月,特朗普政府宣布拒绝给予澳大利亚钢铝制品进口关税豁免,决定对自澳大利亚进口的铝制品和钢制品分别加征15%和25%的关税。预测数据显示,这两项关税政策将使澳大利亚出口商遭受超过12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为缓解经济压力,澳大利亚方面曾以“同盟义务”为由,试图说服美方给予关税豁免。然而,负责监管关税政策执行的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莱尔回应称,澳大利亚长期从美澳关系中获利,对其钢铝制品加征关税是要求澳方“清偿积累的债务”。
为应对特朗普执政带来的困境,澳大利亚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加快发展本土导弹生产能力、深化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框架内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与日本的军事交流)、扩展“太平洋海上安全”项目,以及设立旨在提升地区影响力的东南亚韧性基金等。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表示,这些措施“兼顾维持联盟关系和推进本国战略自主性的双重需要”。前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采访中称:“我们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依赖美国的支持。越是依赖,特朗普就越会觉得可以从你身上榨取更多价值,甚至进行敲诈和勒索。”
面对美澳同盟关系的复杂博弈,澳大利亚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战略安全,还将影响地区力量平衡。今后一段时间,澳大利亚在军事和外交等领域将作出哪些决策,值得进一步观察。(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