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门中微子实验发布首个物理成果
11月19日,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江门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物理分析负责人温良剑在报告首个物理成果。
11月19日,中国牵头的国际合作项目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在广东省江门市发布了其建成后的首个物理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今年8月26日至11月2日共59天有效数据的分析,测量出描述中微子振荡的两个参数,精度比此前实验的最好记录提高了1.5-1.8倍。这意味着其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
江门中微子实验经过十余年的设计和建设,成为国际上首个建成的新一代超大规模、超高精度的中微子实验装置。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pagebreak

“拉索”破解宇宙线“膝”形成之谜
1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的发布会上,“拉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院士在介绍科学成果。
11月16日,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发布最新科学成果,表明由黑洞与伴星相互作用形成的微类星体是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可将宇宙线加速至“膝”及以上的高能量,为揭示黑洞在宇宙线起源中的作用提供重要观测证据。
此次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完成,相关论文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和《科学通报》(英文版)上发表。
作为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目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拉索”此次新发现,不仅破解了困扰学界多年的宇宙线“膝”形成之谜,更是第一次在观测上将“膝”结构与具体类型的天体——黑洞喷流系统关联起来,为理解宇宙的极端物理过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pagebreak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
日前,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这是歼-15DT舰载机弹射起飞。
新华社发(高泽明 摄)pagebreak

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开幕
11月21日,来自大凉山的妞妞合唱团和外国留学生代表在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开幕式上演唱大会主题曲。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pagebreak

西延高铁开始试运行
11月17日,一列试验动车组通过西延高铁富平特大桥(无人机照片)。
11月17日上午,55302次试验动车组沿着新建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驶向延安站,这标志着西延高铁正式从联调联试阶段全面转入运行试验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铁,线路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延高铁开通后,西安至延安的铁路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约2.5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
新华社发(赵宏亮 摄)pagebreak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三十号A、B、C星
11月19日12时0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三十号A、B、C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汪江波摄)pagebreak

鲍鱼“南北转场”
11月2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养殖工人将鲍鱼从海中捞出,装船发往福建(无人机照片)。
眼下正值山东省荣成市鲍鱼南下福建转场季,养殖工人将一笼笼鲍鱼从海中捞出,装船发往福建。为应对冬季低温、夏季高温的养殖难题,荣成市和福建省多地开展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养殖合作,鲍鱼成活率提高至90%以上。
新华社发(李信君摄)pagebreak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11月17日,X9043次中欧班列(西安)驶出西安国际港站(无人机照片)。
11月17日上午,装载着汽车配件、光伏组件、跨境电商货物的X9043次中欧班列(西安)驶出西安国际港站,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根据国铁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1至10月,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5063列,同比增长16.3%,首次实现年度前10个月开行量突破5000列大关,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持续稳居全国前列。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pagebreak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11月15日,海军四川舰在航行中。
11月16日下午5时许,海军四川舰完成为期3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船厂码头。
试航期间,对四川舰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后续试验项目,将根据装备总体建造计划逐步展开。
新华社发(张良 摄)pagebreak

迎接“世界问候日”
11月20日,学生们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台湛路小学开展的“世界问候日”主题活动上展示问候牌。
新华社发(王海滨摄)pagebreak

狮子座流星雨闪耀夜空
11月18日凌晨在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的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二龙山农场有限公司拍摄的狮子座流星雨。
新华社发(钱泊羽摄)pagebreak

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存量突破一亿粒
11月19日,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馆长葛斌杰在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里工作。
近日,经工作人员计数确认,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已保存的饱满种子总量突破一亿粒,标志着辰山中心在华东地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育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
据介绍, 辰山中心自2017年9月起正式在华东地区系统性开展种子收集与保存工作。这一亿多粒种子采自全国17个省45个市100个县,全部来自野生植物,涵盖159科785属1950种,其中,中国特有种323种,珍稀濒危植物68种。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pagebreak

冬韵
11月19日,火烈鸟在山西省运城盐湖湿地飞翔。
新华社发(薛俊摄)pagebreak

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开幕
这是11月21日在株洲芦淞机场拍摄的动态飞行表演。
11月21日,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开幕。本届博览会以“发展低空经济,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pagebreak

前10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创历史同期新高
11月16日,旅客在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塘沽站准备登车。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今年1至10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9.5亿人次,同比增长6.4%,创历史同期新高。
新华社发(杜鹏辉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