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1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初冬的吕梁山,寒风凛冽。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孩子们有说有笑赶去上学,老人们在小区广场跳舞健身,扶贫车间里人们辛勤劳作,一派热闹景象。
2019年,临县10个乡镇86个自然村陆续搬迁至县城周边的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361户4732名村民告别干旱少雨、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的山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与旧村沟壑纵横、靠天吃饭不同,安置点水电暖、学校、卫生所、广场等配套齐全,旁边还建有扶贫车间和产业园区。
搬出穷山沟,过上新生活。易地扶贫搬迁帮助村民们搬出深山,从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让村民们迈出了幸福生活的第一步。同时,为帮助村民们下了山、稳得住,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置了保洁员、卫生监督员等公益性岗位,鼓励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此外,还开展技能培训帮助青壮年外出务工,县城周边的食品加工、服装制造、设施农业等企业,也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渠道,实现“家门口就业”。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pagebreak

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角(11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pagebreak

在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临县高级中学附属柏林苑学校,临县大禹乡姚家山村的张董(中)和同学们在踢足球(11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pagebreak

在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临县高级中学附属柏林苑学校,学生们在教室里上课(11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pagebreak

在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临县大禹乡石窑村的秦照平在家中陪外孙玩耍(11月26日摄)。2019年,秦照平一家告别了村里的旧房子,搬到了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居。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pagebreak

在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的临县营养餐配送中心,刘喜民在清洗切菜机(11月26日摄)。来到安置点后,临县城庄镇武家坪村的刘喜民在临县营养餐配送中心找到了工作,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pagebreak

在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一家小店,从临县大禹乡王家坪村搬迁来的村民王香平(右)在接待顾客(11月26日摄)。2020年,王香平和丈夫在安置点开了一家便民小商店,主要经营生活日用品,夫妻俩年收入近10万元。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pagebreak

在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柏林苑幼儿园,孩子们在户外玩耍(11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pagebreak

在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们在广场扭秧歌(11月27日摄)。
新华社发(刘亮亮摄)pagebreak

在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从临县丛罗峪镇马家山村搬迁来的村民郭奇亮(中)和家人在屋里玩耍(11月27日摄)。
新华社发(刘亮亮摄)pagebreak

临县石白头乡段贤村村民米林丽在安置点的箱包扶贫车间里忙碌(11月27日摄)。搬迁后,米林丽在安置点找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还在安置点的箱包扶贫车间兼职缝纫工人。
新华社发(刘亮亮摄)pagebreak

在临县湫水柏林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在广场上看村子的老照片(11月27日摄)。
新华社发(刘亮亮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