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的自豪——记西藏军区某团一级上士次罗布-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21 14:20:36
来源:新华网

士兵的自豪——记西藏军区某团一级上士次罗布

字体:

  新华社拉萨11月21日电 题:士兵的自豪——记西藏军区某团一级上士次罗布

  李秉宣、于达

  雪域高原,海拔4600多米的山口。

  双手紧握着钢枪,西藏军区某团一级上士次罗布跋涉在齐膝深的积雪里。

  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巡逻路上,雪山峡谷间,看云卷云舒,国旗飞扬,这名年轻边防战士的心里洋溢着自豪。

  “前面就是‘大渡博’,我开路,新兵跟上,老兵殿后!”巡逻队伍最前端,传来次罗布坚定的声音。

  位于“刀背山”的这段巡逻路,路面宽度不足30厘米,两侧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山风掠过,如履钢丝。

  但这还不是次罗布所在连队担负任务中最险的巡逻路线。

  有一条巡逻路全程海拔落差2000多米,要在人均负重超35公斤的情况下,徒步翻越4000米以上的山峰11座,被战士们总结为“五天又四夜,夜夜难眠”。还有一条巡逻路有200多处危险路段,终点叫“阿相比拉”,意为“魔鬼都不愿去的地方”。

  白茫茫的雪坡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巡逻队员们高喊:“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这句口号在一茬茬官兵口中传承了几十年,从未改变。

  “不管多累,我们都会将腰杆挺到最直,因为那一刻代表的是祖国。”次罗布觉得,那一刻,似乎有很多人在看着自己,爷爷,妻子和两个宝贝儿子,老班长,还有很多陌生的面孔。

  次罗布的家在西藏达孜。从记事开始,他就听爷爷讲“金珠玛米”(解放军)解放西藏的故事: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羊圈里”,解放后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耕牛和房子。

  入伍之初,次罗布被分配到一支驻重庆的部队。2017年,他主动申请到边防一线服役。

  2018年,次罗布从近300名预选队员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厄尔布鲁士之环”。这是多国联合军事竞赛“国际军事比赛”中时间跨度最长、参赛课目最多、体能要求最高、比赛环境最恶劣的一项赛事,堪称对高原山地步兵的终极挑战。

  在一个赛段中,他不慎扭伤脚踝,一瘸一拐地以第二名的成绩完成比赛。赛后,脚踝已肿得像个馒头。

  最后一个赛段的课目是11公里强行军和攀登厄尔布鲁士主峰。比赛采取团队总分制,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人退赛,参赛队伍就是零分。

  次罗布请求军医给自己打了封闭针,他起步就猛冲。“我是在和药效赛跑。”

  冲顶时刻,次罗布和队友遭遇了极端天气,花生米大小的冰粒打在脸上。

  面对恶劣天气,有的国家参赛队放弃了登顶。

  “到了山顶,风景可漂亮了……”“把国旗插在高峰,录个视频,你说得多帅……”一路上,次罗布和队友们一边喘着粗气一边互相鼓劲。

  裁判不敢相信,居然有队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登顶。

  在海拔5642米的高峰,队员们向国旗敬礼,合影留念。次罗布记得,那天他敬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

  山高人为峰。此后,次罗布又先后两次参赛,既当参赛队员也当教练员。三征国际赛场,他累计获得10个单项第一,11次打破赛会纪录。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次罗布作为英模代表到北京观礼。

  他特意准备了一件熨得笔挺的新军装,将服役以来荣获的勋章整齐挂在胸前。

  人山人海中,次罗布看到了很多在电视新闻中见过的面孔:“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烈士陈祥榕的母亲姚久穗……

  他惊奇地发现,观礼台的布局呈现出三个“人”字,构成一个意象化的“众”字。他说:“那一刻,感觉在巡逻时关注着自己的那些面孔具象化了。”

  广场上,铁流滚滚,战鹰轰鸣。

  入伍11年,这是次罗布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么多“国之重器”。

  “作为边防战士,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次罗布热泪盈眶,“不住地鼓掌,手都拍红了。”

  那天,次罗布拨通了妻子索朗卓嘎的电话。他说:“国家会越来越好,连队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