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11月20日电(记者罗毓)欧洲航天局日前报告说,研究人员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在宇宙大爆炸发生仅约5.7亿年后,某个星系中就存在一个正在活跃生长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一发现将进一步揭示黑洞与星系起源的关键机制。
借助韦布的近红外光谱仪,国际研究团队探测到来自CANUCS-LRD-z8.6这一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对该星系关键光谱特征的分析表明,星系中存在一个正在吸积的黑洞,且黑洞正在快速增长,速度远超预期。
光谱数据显示,这一星系本身十分致密,尚未产生大量重元素,证实其为处于演化早期的星系。星系中的气体受到高能辐射的强烈电离,并呈现快速绕中心源旋转的迹象,这些是正在吸积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关键特征。
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星系中,与恒星质量相比,其黑洞质量过大,表明在早期宇宙中黑洞增长速度可能远快于其宿主星系的增长。
天文学家此前观察到,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与其宿主星系存在关联:星系长得越大,其中心的黑洞也变得越大。但研究团队说,此次观测结果挑战了这一观点,表明在早期宇宙中即使在相对较小的星系中,黑洞也可能已经形成并开始加速增长。这为研究星系、黑洞的形成及其关系开辟了新的视角。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




